凡尔赛

法国巴黎卫星城
凡尔赛(法语: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的西南郊,是伊夫林省的省会,下辖凡尔赛区。截止到2023年4月5日该城占地26.2平方千米,距离法国首都巴黎约20千米,通过巴黎和沙特尔之间的公路相连。2020年1月1日时人口数量为83,583人。[2][3]
凡尔赛位于巴黎西南部的一个盆地之中,属于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12℃左右,夏季气温通常在20℃以上,冬季气温在0℃左右,降雨量较为平均。水文特征较为独特。主要的河流包括塞纳河卢瓦尔河以及马恩河,其中塞纳河是法国最重要的河流,具有较高的流量,这也直接影响了凡尔赛的水文特征。[3][1]
凡尔赛是法国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和外交使节的地方,也是G7峰会和法语成员国峰会的举办地。它是巴黎郊区的商业和服务业中心,具有特殊职能的会议城市和卫戍部队驻军营地,设有军队医院和军事院校,法国大型军工企业奈克斯特(Nexter)也位于此。曾为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在法国绝对君主制度鼎盛时期,根据路易十四的旨意成为新城,1682~1789年一直是法国的政治中心。[3][4]
凡尔赛宫是法国17世纪末至大革命期间的皇宫和政治中心,二战后成为了巴黎城市圈的一部分。人口曾在大革命后减少,但在一战后因《凡尔赛条约》而恢复,1623年路易十三将凡尔赛设为皇家狩猎场并修建了凡尔赛宫,1678年《奈梅亨条约》签订后,凡尔赛宫成为王宫,1968年成为伊夫林省的省会,18世纪中后叶,凡尔赛人口突破5万,1790年失去皇家地位后,人口减少近一半,拿破仑帝国期间,凡尔赛宫被开辟为博物馆,巴黎公社失败后,政府搬至凡尔赛,一战后,协约国与同盟国在凡尔赛宫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二战期间,凡尔赛受到了空袭,战后成为了巴黎城市圈的一部分。[3][5][6]
凡尔赛是法国著名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旅游业发达,是法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凡尔赛宫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最受游客喜爱的旅游景点之一。凡尔赛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市区和周边城市,有著名的凡尔赛大学,吸引世界各地学生求学。医疗设施和服务一流,是法国北部重要医疗中心。凡尔赛市每年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文化爱好者参与。此外,有众多教堂和寺庙,是法国重要宗教中心。[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