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毗尼(Lumpinī)又译为岚毗尼、腊伐尼、林微尼等。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位于尼泊尔南部蓝毗尼专区的鲁番德希县。蓝毗尼梵语中意为“可爱”,原系迦毗罗卫善觉王为其妻蓝毗尼所建的花园,故名。[1][3][2] 相传约公元前565年,迦毗罗卫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在尼历正月月圆之夜,在蓝毗尼园里的婆罗双树下,生下悉达多(释迦全尼出家前的本名)。在释迦全尼出生处,现建有白色方形两层的摩耶夫人寺,寺旁有一水池,相传为摩耶夫人沐浴处。中国高僧法显和玄装分别在405年和633年到此瞻礼,其《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述,与出土遗物相吻合,对研究尼泊尔历史、佛教历史及中尼两国古代文化和宗教交流具有重要价值。现建有蓝毗尼博物馆。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3][2] 建设背景
蓝毗尼Lumpinī,又译岚毗尼、腊伐尼、林微尼等,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在今尼泊尔境内。它处于尼泊尔西南和印度交界处,在鲁潘德希县境内,距加德满都360公里。为尼泊尔政府保护的文化遗址。[4] 蓝毗尼又被称为“佛祖的故乡”,是个很纯净的地方。这里民风淳朴,大部分地区是乡村,生活着极其顽强的塔鲁族人民。他们世代务农,生活的环境是炙热的南部平原,一天只能来两个小时的电。你觉得他们的生活无聊吗?那么塔鲁族人会告诉你:这里一切都挺好的,只是电少了点。可能是由于天生生活在不是很好的环境中,塔鲁族人大多生性乐观,随遇而安。而就是这种善良开朗的民风更体现出了蓝毗尼这个佛祖故乡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