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星座

天文学术语
黄道星座(constelations of ecliptic),[1]太阳在自己的路径上沿着黄道通过几个不同的星座。有12个星座配置在整个黄道上面;这些星座叫做黄道星座(黄道十二宫)。它们组合成一条所谓黄道带,其原名的意义是“动物圈”,因为这些星座的名字大都用动物名字来称呼。[2]
黄道星座,“黄道”是指太阳每年穿越天穹的轨道,英文的ecliptic则源于“蚀”(eclipse)一词,因为它是日食月食发生之处。黄道星座分布在黄道两侧的带状区域,有如天体的一条腰带,故称为“黄道带”。是以黄道为中分线、南北宽度各八到九度的假想带状区域。古巴比伦人确认了黄道与黄道带,他们当时规定,一个圆有360度,故可做12等分的区分,每等分30度。古巴比伦人在每个等分内系统性地指认一个星座,总共12个,作为辨认太阳位置的黄道带星图,是为黄道带十二星座。[1]
20世纪后,天文学家指认的黄道星座共有13个,不同于占星学的黄道十二宫。天文学家认为星座的用意在于决定太阳的位置,而不是从事占星术。但是从古代一直到20世纪,不管是占星学或天文学,都是使用黄道十二星座。[3]

星座

如果我们把浩瀚的宇宙看成一个天球的话,那么宇宙中的88个星座则把整个天球分成了北天球和南天球两大部分。根据每个星座的大部分面积是在北天或在南天,分别被称为北天星座或南天星座。根据这种划分法,北天星座有29个,南天星座有47个,另外12个为黄道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