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使用频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习近平使用频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习近平用典》一书面世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赞誉。该书共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和文章中使用的典故135则。为了便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义,该书典故释义作者杨立新又从这135则典故中,精选出习近平总书记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十大用典,并附原文,详列出处。作者杨立新,人民日报总编室一读室主任。新闻学书法学双博士,分别师从于方汉奇先生和欧阳中石先生。现为中国文字学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华美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书法和新闻学的研究以及书画创作、书画文物鉴定等。著有《习近平用典》(原典及典故释义作者)、《错字的尖叫》、《“左”倾错误时期的〈人民日报〉》、《杨守敬书法思想研究》,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1]

正文

按语:《习近平用典》一书面世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赞誉。该书共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和文章中使用的典故135则。为了便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义,该书典故释义作者杨立新又从这135则典故中,精选出习近平总书记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十大用典,并附原文,详列出处。
【敬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