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底高铁

大连旅顺口至烟台蓬莱的铁路
渤海海底高铁,又叫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烟大海底隧道、环渤海跨海通道,是中国境内规划建设的跨海通道,于1992年首次提出,其构想是:从山东蓬莱经长山列岛至辽宁大连旅顺,以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或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建设跨越渤海海峡的直达快捷通道。蓬莱有一个登陆点,然后就到达了烟台。整条隧道全长123~126公里,隧道内将由动车执行运输任务,设计时速为250公里,运行速度能达到220公里/小时,届时从烟台到大连只需要40分钟。相比之下,直线距离只有100多公里,而如果走陆路绕行环渤海,则有1000多公里。[1]
建设渤海海底隧道的念头始于1992年,[1]从大连旅顺口到烟台蓬莱,直线距离只有100多公里,而如果走陆路绕行环渤海,则有1000多公里,走常规铁路,需要10多个小时。[2]
2015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同意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将把渤海跨海通道予以统筹考虑并予以支持。这个跨海通道的建成,将形成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使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融为一体,实现更大范围的一体化,对中国北部、东北亚经济会有显著促进和提高的作用。[2]2021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发布了《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20)》,这部长篇年度报告建议,将渤海海峡跨海大通道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3]报告指出,渤海海峡跨海大通道是超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过去近30年已形成大量相关研究成果,被列入多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和地方规划。[4]

修建意义

大烟高铁从大连旅顺口到烟台蓬莱,直线距离只有100多公里。而如果走陆路绕行环渤海,则有1000多公里,走常规铁路,需要10多个小时,而未来可能会缩短到大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