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1586年马莳所著书籍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又名《素问注证发微》,明·马莳著,成书并刊行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9卷。马氏根据《汉书·艺文志》有关《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认为《素问》和《灵枢》各为9卷,故注释时将两书均恢复9卷编次。该书不仅在注释篇名、解释病名、申明字义方面较为详明,同时通过运用《素》《灵》互证、归类条文、综合各家等方式,在剖析医理方面也有许多超越前人的见解。但马氏注文中也有望文生义等处,读者须择善从之。

成书背景

《素问》一书,明代以前已有多种注释本,但马氏认为王冰对《素问》的注释本存在“逢疑则默,章节不分,前后混淆”的缺点;滑寿的《读素问钞》是“类有未尽,所因皆王(冰)注”,他“痛后世概暗此书而蠡测之”,特对《素问》重新进行注释,“以图万一之小补耳”。

流传版本

现存初刻本和多种明清刻本,以及日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