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方言,属于北方语系西南官话的分支,因近代行政辖属变迁较多又与毗邻的四川重庆多有商业文化上的互通,在融汇包容中逐渐形成定式,自成一派,在《贵州省志·汉语方言志》中遵义方言被划属贵州川黔方言的黔北片[1][2]。遵义市境内方言复杂,大致可分为遵义话、绥湄话、赤习话、桐梓话、务川话、仁怀话和余庆话七种,彼此有一定差异,但能够通话。通常所说的遵义方言,指的就是遵义话[3]。 遵义方言的语音系统包含20个声母、36个韵母,和普通话一样只4个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没有入声[4]。其中少部分字有文、白两种读音。白读音(口语音)通行于本地日常口头语,文读音(读书音)则在读书时使用[3]。
音韵
遵义方言突出的音韵特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