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

中医病证名
梅核气(plum-stone qi[3]),别名梅核、梅核风等,[4]是一个中医病名,与西医的癔球症、咽异感症、咽喉神经症等类似。[2]是因气机不利而致,以咽内异物感如梅核状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特征的病证。[7]梅核气病名最早见于朱肱《南阳活人书》。[8]该病多发于中年女性。[4]
梅核气的病因为肝气郁结、痰气互结。[4]梅核气以典型症状、咽喉及食道检查无异常为主要的诊断依据。[1]其治疗方法有辨证论治,使用方药逍遥散加减、半夏厚朴汤加减。外治采用吹药,冰硼散珠黄散锡类散少许吹于咽部。含服银黄含片金嗓子喉宝等药。以及其他治法,服用中成药逍遥丸,针灸疗法、心理治疗、[4]饮食疗法。[9]
梅核气的预防和调护为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抑郁及精神刺激,以防复发或加重病情。应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细心开导,耐心解释该病的特点及病机,消除其疑虑,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其对该病治疗的信心。戒除烟酒,少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生冷之品。[4]

历史

梅核气是中国报告最早的疾病之一,是中医学在情志病中对世界医学的一个贡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