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山之战

蒙古灭金的一个重大战役
三峰山之战,是蒙金战争中的重要一战,此战以少胜多,使得金朝主力崩溃,从而奠定了蒙古灭亡金朝的基础。[4][2]
蒙金积怨已久,金曾对蒙古施行 “减丁” 等压迫政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便开启对金作战,野狐岭一役致金北方防线瓦解且迁都。[5][2]元太宗三年(1231),蒙古窝阔台汗在官山制定伐金策略,蒙军分三路南下。拖雷右路军沿汉水北上,在禹山与金军对峙后撤军诱敌,并破多城。金军粮尽欲入邓州,途中与拖雷军反复纠缠。在元太宗四年(1232 年)正月的时候,金军在回援京师的路途中,遭遇了雨雪天气,于是便扎营停留了三日,结果导致粮草短缺。到了十五日,拖雷命人用树木堵塞道路,并且派遣将领去引诱敌军,蒙古军被金军包围在了三峰山东边。不过随后拖雷趁着夜里大雪的机会成功突围。十六日,拖雷率领的军队与窝阔台派来的援军会合。之后,他们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运用分兵向四处出击、从四面将金军包围起来的战术,不停地对那些饥饿寒冷、人和马都僵立在雪中的金军展开轮番攻击。最终,金军大败,蒙古军取得了胜利。[4]
蒙金三峰山之役是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蒙古军以少量兵力战胜金朝大军,彻底改变蒙金实力对比。此役军事策略高超,包括三路迂回、情报收集、利用自然和地理优势等,对蒙古后来灭宋战略产生影响。战后,金朝元气大伤,加速灭亡;南宋则转向讨好蒙古,促成蒙宋联合灭金。三峰山之役是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战争,奠定元朝大一统基础,是影响中国政治史的重大历史事件。[2]

战役背景

蒙金世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