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职业棋手等级分是反映中国职业棋手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等级分根据棋手一段时间内比赛成绩的好坏确定升降,可以反映棋手的即时实力水平。中国围棋协会从1995年开始推行等级分制度,并于1997年1月1日正式施行,弥补了段位制的不足。[1][2] 中国围棋职业棋手等级分的具体标准为:九段2560分、八段2520分、七段2480分、六段2440分、五段2400分、四段2360分、三段2320分、二段2280分、初段2240分。1999年,中国职业棋手等级分排名改为每4个月公布一次。2013年,中国棋院将等级分排名由每4个月公布一次改为每月公布一次。[2]
创建背景
在过去,评定一位围棋棋手的技术水平,唯一的依据是段位。然而,由于段位是一种只升不降、获得后终身拥有的称号,对于进步迅速的年轻棋手和技术状态已出现下滑的老棋手而言,段位已无法准确反映其当前的真实实力。实际上,棋手的段位今后将更多地代表其曾经达到过的某种技术境界,是一种可以终身拥有的荣誉称号;而等级分则代表棋手的即时实力,随比赛成绩变化而升降。中国的国际象棋和象棋早已率先实行等级分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围棋等级分正是在借鉴国际象棋等级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该制度通过将棋手每一场比赛的成绩量化为数学指标,能够实时计算,并动态反映棋手的即时实力水平。[3]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