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章(1903年11月11日—1981年4月11日),字鳞生,陕西兴平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2]
1925年,刘玉章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参加两次北伐、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1933年,刘玉章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后入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不久升任营长。[1][3][4]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玉章升任团长,先后参加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他因战功升任第二师少将步兵指挥官,次年兼任长沙警备司令。1941年,刘玉章随第五十二军移驻云南,并任第二师副师长,后升任师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率部随五十二军入越南受降。[1][3][4]1945年11月,刘玉章率部由美国第七舰队海运至东北,与东北民主联军作战。1947年,刘玉章升任第五十二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次年升任第五十二军军长,晋为陆军中将。沈阳解放前夕,刘玉章率部南逃至葫芦岛,后奉命调防上海,并兼任浦西防卫副司令。舟山战役时,刘玉章率部自台湾增援舟山,并兼任舟山防卫副司令官。1950年5月,刘玉章率部撤往台湾。[1][3][4] 到台湾后,刘玉章兼任台湾地区国民党第五十二军“军队党务改造筹备委员”。1953年,他被任命为“台湾北部防守区副司令官”兼第五十二军军长,后又相继被任命为“台湾中部防守司令官”、“金门防卫司令官”、“陆军副总司令”。1960年12月,他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967年7月,他升任台湾地区“警备总司令”,后又被晋封为陆军一级上将。1970年6月,刘玉章调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曾担任国民党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国民党第九届、第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1981年4月11日,刘玉章病逝于台北,终年79岁。[1][2][3][5] 刘玉章著有《五十二军忠勇故事》《五十二军戡[kān]乱纪实》《戎马五十年》。刘俊风在《陕西抗战将领》中认为,刘玉章英勇无畏、尽职守责又善于思考变通,在抗日战场上展现出了稳重又灵活的军事才能。[4][6]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