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又称夷羿,其名为“羿”,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3] 自大禹建立夏朝以来,传至太康已是第三代君主,但太康由于“淫溢康乐”,激起民众反感,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遂起兵入夏都斟寻,放逐太康自任夏王。后羿代夏政后,弃用忠臣,重用伯明氏之子寒浞,后被其联合家奴杀害。[4][5][6]学者王琼认为后羿代夏的事件是自夏王朝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大的政治动荡。[7]
对于夏朝东夷的后羿与神话故事中射九日的后羿是否为一人,古今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在典籍里,两人的人物形象却是大相径庭的,有穷后羿常被视为夺夏政、信奸臣、沉溺狩猎而失国的负面形象,而神话故事中的后羿则被视为惩恶除害的英雄形象。[6]学者王琼认为,从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中可以看出“后羿代夏”事件对夏朝的文化有着分布范围的扩展、与龙山文化的交流等影响。[7] 人物生平
后羿是夏朝东夷族有穷氏族的首领,曾学射于吉甫,以善射闻名,带领族人进入中原之后定居于“鉏”,后又迁于“穷石”。[7][5]在原始社会末期,东夷民族与夏族就继承联盟首领的问题存在矛盾,到了大禹晚年之时,由于继承权的问题夏族与东夷民族的矛盾又开始升级。[7]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在大禹晚年,曾想传位于东夷集团的伯益,在禹死后伯益也曾一度成为联盟首领,但最终启还是取代了伯益成为天下共主,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8]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帝位,但是太康昏庸,长期沉酒于败猎享受,不理国政。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9][7]太康“淫溢康乐”的行为激起了民众的反感,于是后羿在“夏民”的支持下,趁太康在洛河南岸田猎之际,率领部族守在岸边阻止太康返回,并占领了太康的都城。[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