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

国家名称和年号
1
4
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1912年成立,1949年统治结束。[1][8]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省纷纷响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退位。随后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平北京),开始了北洋政府时期。1915年袁世凯试图复辟帝制,受到全国抵制,次年病死,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2]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并建立广东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合作。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次年北伐取得一定成果后,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走向破裂。[9]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同年底奉系军阀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南京政府在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北洋军阀时代结束,此后又出现了新军阀的混战。[10]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东北,局部抗战开始。蒋介石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次年2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这一时期,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多次“围剿”。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西安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蒋介石同意抗日,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11]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民族抗战时期开始,期间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12]
抗日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及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后,于1945年取得胜利。[6]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进行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达成“双十协定”。1946年5月,国民政府重庆还都南京。[13]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经过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的战略防御后,1947年7月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进攻阶段。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23日,南京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国灭亡。[14]
中华民国国土面积为1116.65万平方公里(1912年),[7]人口约4亿。[6]政治上,民国初年即有共和与专制之争,并出现了几次复辟帝制的闹剧。[2]军阀割据时期,各个军阀与帝国主义国家勾结,政治黑暗。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进入训政时期,实行一府五院的政府结构,进行国民党的一党专政。[9][10]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出现了“黄金十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日本侵华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战后国统区的经济出现了短暂的复苏,但很快又因内战和恶性通货膨胀而日益恶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经济则在抗日战争期间及抗战胜利后迅速发展。[15]思想文化上,民国建立后,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民主与科学思想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也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16]在新思想的影响下,文化界也进行了革命,新文学产生,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有了新的发展。[17]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风气、习俗等各方面也都有新的变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