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ultra-short wave),亦称甚高频(VHF)波、米波(波长范围为1米至10米),是一种波长极短的机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一般短于2厘米,必须依靠介质进行传播,无法存在于真空(如太空)中,[1]人耳无法听到;[2]也是一种频率从30兆赫至300兆赫的无线电波。[3] 超短波主要沿直线传播,广泛应用于本地通信和雷达等领域,频带比较宽,常用于电视广播,当频率为88-108兆赫时,可用作传播比较高音质的调频(FM)广播;[4]还可清洗、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工业上也有很多的应用。[1] 介绍
在专业音响领域,V段无线话筒的频率稳定度稍差,价格相对较低,但容易出现频率漂移现象,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可以使频率稳定度达到满足需要的水平。 超短波也称“米波”。指波长从1米到10米(相应的频率从300兆赫到30兆赫)的无线电波段。与短波传播不同,无电离层反射,而是依靠电离层散射来实现远距离传播。用于导航、电视、调频广播、雷达、电离层散射通信、固定和移动通信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