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罩

运载火箭的重要保护装置
整流罩是一种用于保护卫星及其它有效载荷的设备,以防止卫星受到气动力、气动加热及声振等有害环境的影响。它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1]自从1957年,前苏联通过运载火箭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后,世界上多个国家就开始了整流罩技术的发展。如今整流罩根据质量、直径和长度等因素分为大中小三型,还可以根据外形分为一体式和多瓣式。[3][1]整流罩由端头帽、前锥段、圆筒段和[jiǎo]链系统组成。[4] 整流罩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载荷的大小和形状、运载火箭的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等。[1]整流罩具有保护卫星、利于分离、调节温度、免受污染等功能,[1]组成材料则包括为整流罩提供气动外形的面板材料,以及起支撑作用的夹层材料,分离方式分别为整体轴向分离、侧向平推分离和侧向旋转分离。[3]2020年10月12日,中国长三乙火箭整流罩顶部构成材料进行了更新,换上了可全透波的新型材料,并成功完成了测试。[5] 2021年7月19日,中国首次完成火箭整流罩带伞降落试验,这标志着中国在整流罩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6]

历史沿革

整流罩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是为了保护卫星及其它有效载荷,防止卫星受气动力、气动加热及声振等有害环境的影响。[1]整流罩是运载火箭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运载火箭的发展密不可分。自从 1957 年前苏联通过运载火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整流罩的研发及应用就伴随着运载火箭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后续阶段,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国家在航天领域上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过程,各国也都相应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运载火箭。虽然整流罩结构材料各国不尽相同,但随着技术发展,各国都在尝试采用轻质复合材料以减轻整流罩重量。[3]

功能与分类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