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攀岩(Speed Climbing[2]),是指上方系绳保护,运动员按指定路线进行速度攀登的比赛。根据每位运动员完成比赛路线所用的时间来决定每轮比赛的名次。速度攀岩的标准由国际攀岩联合会(IFSC)制定。[4][5] 国际攀联速度比赛中采用的是标准速度赛道,赛道高度为15米,岩壁倾斜角度为负5度,运动员在同一条路线上比赛,最先登顶者获胜。时间由路线底部攀登者脚下的压力板和顶部的计时拍板记录。比赛分预赛轮与决赛轮,预赛轮中,运动员有两次机会,并根据时间,计算1至16名排名。决赛中,第1名与第16名进行比赛。第2名对阵第15名以此类推。每场比赛的获胜者进入下一轮。[3][5]
2020年攀岩项目进入东京奥运会,首次成为奥运会项目。[6]速度攀岩的世界纪录,由波兰的亚历山大·米罗斯瓦夫(Aleksandra Miroslaw)及印度尼西亚人维德里克-莱昂纳多(Veddriq Leonardo)保持,用时分别为6.84秒和5.20秒。[3] 历史沿革
攀岩是一项衍生于登山的运动项目。早在1786年的欧洲登山运动中,登山者意识到登山过程中攀登翻越巨石的行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登山的运动形式,便开始有意识的专门训练这一能力。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的安东诺维奇将攀岩制定为一种军事训练科目,并制定出一套比赛规则,攀岩作为一项运动项目的雏形得以形成。1968年,第一块模仿岩壁的人工木质岩壁得以开发应用,1985年,可自由装卸的仿自然人造岩壁得以发明应用,这为攀岩运动的室内化提供了契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