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斯·司各脱

英国哲学家、经院哲学代表人物
邓斯·司各脱(约1266年-1308年)全名约翰·邓斯·司各脱(John Duns Scotus)[1],绰号“精明博士”,英国中世纪哲学家、神学家。[5][6][7]
据英国哲学家安档尼·肯尼(Antoon Vos)等学者的研究,司各脱出生于1266年的苏格兰,青年时期加入方济会,并被送到英格兰学习哲学与神学。曾先后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完成学业,随后在巴黎大学任教。[2][1]1303年,邓斯·司各脱因为反对当时的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而被逐出法国,前往牛津大学任教。在法兰西也取消了对方济各会会员的禁令之后,司各脱又回到了巴黎[1]1306年至1307年,邓斯·司各脱成为方济各会学院的院长,并去到科隆大学讲授神学。[2][1]1308年,司各脱于科隆去世。[2][1]1993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John Paull Ⅱ)宣告邓斯·司各脱已升入天堂列入“真福品位”。[1][7][8]
邓斯·司各脱所保存下来的的书稿有很大一部分都不完整或只是残章断篇,经后人整理后先后出版了《牛津论著》(Opus Oxoniense)、《巴黎论著》(Reportata Parisiensia)与《问题论丛》等著作。[4][5]司各脱对语义学、普遍性问题、神圣启示和人类自由等不同主题都有过深入的讨论,并且以辩论技巧与批评敏锐著称,因此而获得“精明博士”的绰号。[7][4]司各脱的学说将神学与哲学做了清楚的划分,为后人开拓了新的哲学研究路线。[5]与此同时,司各脱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唯意志论倾向,主张意志自由,这对于当时受封建专制和宗教统治的社会而言,有着促进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的积极影响,具有最初的思想启蒙的进步作用。[9][7]

生平

邓斯·司各脱生平所留下的信息很少,研究他的学者也只能从一些残碎的证据来构建他一生的框架。其中,包括英国哲学家安东尼·肯尼(Antoon Vos)在内的司各脱研究小组的七名学者(Antoon Vos、Henri Veldhuis、Dolf te Velde、Eef Dekker、Nico den Bok、Andreas Beck、Martijn Bac)通过详细研究,将邓斯·司各脱的一生进行了梳理,大致分为苏格兰出身、英格兰求学、法兰西授课与科隆去世几段阶段。[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