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塘观潮-快懂百科
钱塘观潮是浙江省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这项民俗活动源于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潮水最大,故中秋佳节前后为观潮的最佳时节,可观赏到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等钱塘潮[1]。钱塘潮与巴西亚马逊潮、印度恒河潮并称为世界三大涌潮[2],与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并称为“天下四绝。[3] 钱塘观潮在汉代就有记载,唐朝时钱塘江两岸百姓开始形成农历八月十八观潮的习俗,也吸引着四方来客,繁荣了当地的生活服务业。宋代时更为盛行,南宋建都临安后,观潮活动更加隆重并伴有潮神祭祀、水军演习、“弄潮儿”戏水等活动,各类商贩也乘机摆摊设点,形成了“观潮节”的雏形极大的丰富了当地的民生生活。此后元、明、清至今,八月十八观潮的习俗长盛不衰。[4][5][6][7][8][9][10] 钱塘观潮的最佳位置随着钱塘江入海口地形的变化,逐渐从杭州东移至海宁,有盐官、八堡、老盐仓等观潮地点。1994年,海宁开始举办的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11]中央电视台在2000年、2010-2022年观潮节期间直播钱塘潮,让更多人可以云观潮。[12][3][13]2014年,潮神祭祀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 “钱塘潮”的命名
钱塘江潮涌简称钱江潮,又称海宁潮,被誉为“天下奇观”。钱塘潮是潮汐在钱塘江入海口的特殊现象,战国时期,庄子《南华经》中就有提到过“浙江之水,涛山滚屋,雷击霆碎,有吞天沃日之势”,在唐代以前是没有专有名词,唐代骆宾王《灵隐寺》中有“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诗句,可能是钱塘潮最早的专用名词,从这首诗开始“浙江潮”“浙江涛”就频繁的出现在各类诗词当中,如张籍《赠李杭州》“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叶颙《浙江潮》“浙江潮从海门起,溅沬飞流几千里”,韩愈《送惠师》“回临浙江涛,屹起高峨岷”,刘禹锡《送元简上人适越》“浙江涛惊狮子吼,稽岭峰疑灵鹫[jiù]飞”。还有诗词用“钱塘潮”“钱塘江潮”,比如马祖常的《钱塘潮》,吴师道的《春雨夜潮图》中的“昔年曾看钱塘潮,龙山山下乘春涛”,宋吴儆《钱塘观潮记》中的“钱塘江潮视天下为独大”,这些专用名词都是江名加潮组合的,形成了钱塘江潮涌的不同称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