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就是身体如木桩一样站立,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目的在于如木桩有根稳定,而非不动傻站。它是中国武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武术流派中受到武者的重视,如马步桩在少林武术和一些南派拳种中被作为基础性训练。[2][3][4]
西周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对站桩养生法的记载,汉朝《黄帝内经》中也有“提挚天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记载。南宋时期,岳飞以桩功为基础创立“心意拳”,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由王芗斋创新发展并发扬光大。[1] 站桩以“松、“静”、“自然”为原则,让肌肉和肌腱保持一定张力,有助于锻炼大腿和臀部肌肉,维持平衡。它既是武术中的基本功,也具有修身养性、增强体质等养生效果,适宜任何年龄段的人群。[2][3] 历史沿革
古代站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