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词器是一种显示文字的电子设备[2],通过用一台高清的显示器来显示讲稿的内容,将显示器内容反射到摄像机镜头前一块呈45°的专用镀膜玻璃上,使得演讲者在看演讲词的同时,也能面对摄像机。使得演讲人、提词器、单反镜头在同一轴线上,从而产生始终面向屏幕的真实感,也可以方便演讲者看到讲稿,在录制时不容易出错,提高录制的效率和质量。[3] 商周时期的笏板被史学家认为是最早的提词器之一,用于记录君王命令并防止遗忘。经过演变,上世纪80年代软件提词器的问世逐渐替代了纸质稿件。[4] 常用的提词器有两种,摄像头式提词器和计算机式提词器。[1]提词器的系统由主机、显示屏、专业题词器软件、VGA分配器、通讯线缆等部件构成。[5]提词器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电视台、演讲、演唱会、综艺节目等重要场合,旨在防止忘词、提高节目质量和个人形象。[6]
发展历史
史学家认为,最早的提词器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使用,被称为笏板,是中国古代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办公用品之一。古代的笏板主要用于记录君王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来记载将要上奏君王的话语,以防遗忘。然而,古代的笏板与现代的提词器在使用场景上存在较大差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