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简称:小浪底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与济源市之间,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千米,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坝址所在地南岸为洛阳市孟津区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1]
1991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小浪底工程在“八五”期间动工兴建。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工程建设,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截流,2000年元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历时11年。[4][2]小浪底工程共完成土石方挖填9478万立方米,混凝土348万立方米,钢结构3万吨,安置移民20万人。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最高运用水位275米,设计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千米,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千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死库容7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1.0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5][2] 小浪底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3]整个工程共创三项世界纪录,六项中国纪录。[6]此外,该处拥有各类草木上千种、水鸟175种,有天鹅、白鹭、鸳鸯、黑鹳、白鹳等珍稀禽类栖息,[2]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更被誉为“小千岛湖”。[1] 历史沿革
建造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