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

位于黄河沿岸的中国西北部平原
河套平原(英文名:Hetao Plain[1]),古称朔方河南地、河西等[8],位于内蒙古西南部[9],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10],分为宁夏部分的“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东套”又分为“后套”和“前套”)[9]。一般所说的河套平原位于东经106°25'~112°00'和北纬40°10'~41°20'之间,东西长500千米,南北宽20~90千米,土地总面积约2.8万平方千米[3],被誉为“塞外江南塞上粮仓[11]
河套平原是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间的断陷冲积湖积平原[12],形成于中更新世[3],海拔900~1200米,地势由西向东微倾[12]。主要地貌形态包括山麓阶地,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黄河大黑河湖积平原[13]河套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4]。年日照时数3000~3200小时,年平均气温5.6~7.4℃,大部地区降水量为150~400毫米[12]。河套平原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降水形成的径流很少,河套平原的主要河流有黄河、大黑河[7]。河套平原地理环境多样化,有草原、平原、山地、荒漠、湖泊和湿地[14]。土壤以风沙土灌淤土、盐土、潮土栗钙土为主,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带风蚀沙化区[2]
河套平原是中国古代漠南军事要地。北通塞外,南临关中,西邻甘凉,东连幽燕,为古都长安北方藩篱,燕京翼侧屏障[10]。该地区自古以来还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自明朝以后形成汉、满、回等民族的混合聚居格局[15]。河套平原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是西北最主要的农业区,同时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很发达[10]河套灌区始于秦,续垦于汉,中兴北魏唐,历经兴衰,成于清末,盛于新中国[16]河套灌区建有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大型平原引水灌区。2019年,河套灌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17]。河套平原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18],主要景点包括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乌梁素海旅游区等[19]。河套平原地区还分布有中国境内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河套人”遗址。截至2023年2月,“河套人”遗址正在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20]

命名

名称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