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王-抖音百科
淮南王,中国古代王爵封号名。[1]
汉四年(前203年)楚汉之争中,汉王刘邦收服九江王英布,改九江国为淮南国,封英布为淮南王,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定都于六(lù,今安徽六安市北),“淮南王”作为王爵封号自此创设。汉十一年(前196年)英布反叛,刘邦封皇子刘长为淮南王,改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次年英布被诛。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刘长叛乱被捕流放,绝食亡于途中。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9年),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十五年(前165年),复置城阳国,刘喜重领城阳王;十六年(前164年),分淮南国为淮南、衡山、庐江三国,封刘长的长子刘安任淮南王,都寿春。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刘安遭告发谋反,被迫自杀,淮南国从此被废除,改为九江郡。[1][2] 淮南王作为汉高祖刘邦开创并封授的王爵称号,因汉王朝和几任淮南王的历史影响,而被后世许多王朝继续沿袭采用。据研究者不完全统计,仅《史记》《资治通鉴》《二十五史》《辞海》等正史文献上出现的淮南王就有20多位[a]。历任淮南王有朝廷封授的,有自封的,也有授封拒绝就任的,大都命运坎坷,未得善终。后世言称“淮南王”,多指主持编撰《淮南子》的刘安。[3] 封号创置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入咸阳,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其中,封刘邦为汉王,据汉中巴蜀,都南郑;封英布为九江王,据九江郡,都六。汉元年(前206年),楚汉战争爆发。汉三年(前204年),九江王英布叛楚,归顺刘邦。次年,刘邦立英布为淮南王,据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都六。此为“淮南王”始置。[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