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

明末清初书画家
1
4
王铎(1592年 - 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县(今洛阳市孟津区)人,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2]
王铎出身寒微,自幼学习刻苦,13岁开始临习王羲之圣教序》帖,3年便能字字逼肖,18岁入院学画。直到明天启二年(1622年)王铎考中进士,才踏上仕途,先后担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并兼礼部右侍郎、经筵讲官等职,但王铎时常为百姓疾苦而呼号,直率进言,导致触犯圣怒,同时家人也相继离世,王铎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请辞结束了政治生涯。北京沦陷后,王铎因救过福王,于1645年被弘光帝任为东阁大学士、次辅之职。同年,清军攻入南京,王铎同众明臣开城降清,授任礼部尚书、弘文院学士。顺治九年(1652年)王铎于家中病逝,终年61岁,谥号文安[4][5]
王铎精于诗文书画,其中书法成就最高,一生坚持习帖从未中断,以纵横捭阖、沉雄恣肆的行草书名闻朝野,与董其昌有“南董北王”之称,同倪元璐、黄道周一起被称作大明王朝的“三株树”,著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等传世作品,被世人誉为“神笔王铎”。[4][6][3][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