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支付

采用NFC技术的移动支付方式
NFC支付(英文名: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payment,缩写:NFC payment)[1],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采用NFC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通过手机等手持设备完成支付,是新兴的一种移动支付方式。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在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而是使用NFC射频通道实现与POS收款机或自动售货机等设备的本地通讯[5]。目前主要功能是进行电子支付,主要场景有便利店、超市、公交、地铁等场所消费的小额支付[6]
NFC支付的NFC技术起源于2002年[7]。2004年,诺基亚、飞利浦和索尼共同开始推广NFC技术的商业应用,2006年6月,中国银联基于NFC技术推出金融IC卡芯片的移动支付方案[8]。2017年,中国联网POS机数量达到3300.8万台,移动NFC支付规模达到了48.9亿元。[5]2022年,中国的数字人民币也采用了NFC技术。[9]

名称由来

NFC支付的名称来源于其使用的技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允许两个设备在非接触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10]在NFC支付中,用户只需将支持NFC技术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靠近支持NFC的支付终端,便可完成支付交易。因此,NFC支付得名于其所依赖的近场通信技术。[11]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