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原名刘[pán],又名刘九,字季芳,号海翁,别署静远老人、存天阁主,堂号存天阁、艺海堂。其祖籍安徽凤阳,出生于江苏武进县(今常州市),是中国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2]
他自幼随母亲洪淑宜学习中国传统文化,1909年至画家周湘所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习绘画,半年后返回老家青云坊办图画专修馆。1912年,他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任副校长,由于倡导人体模特写生,被斥责为“艺术叛徒”。1927年,曾因“学阀”罪被军阀白崇禧的部下杨虎通缉逃往日本。1929年、1933年刘海粟两次前往欧洲,二次赴欧时他主持筹办了“中国现代美术展览会”。1939年“七七事变”后,刘海粟前往南洋各地举行“中国现代名画筹赈展览会”。1957年,整风运动中他被划为“右派”,在“文革”中又被打为反革命。1979年,刘海粟才彻底平反。此后他前往日本、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举办画展、访问、演讲、写生,并先后获得多个国家颁发的奖项与荣誉。1994年8月7日,刘海粟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2][1]
刘海粟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人,也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长期致力于中西艺术和学术交流,对于推动中外艺术交流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3]他率先在上海美专实行旅行写生、人体模特写生和男女生同校学习制度,其创办的《美术》是中国第一本专业性的美术杂志,为新文化启蒙运动做出了贡献。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其作品带有明显中西结合的特点,[3]其《九溪十八涧》曾获得国际展览会荣誉奖状、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展览会荣誉奖,[4]白龙潭》曾获中国第六届全国美展荣誉奖。刘海粟出版有美术理论著作《画学真诠》《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等15种,另外还有《海粟之画》《刘海粟中国画近作选》等画册、画集20种。[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