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

能阻止燃烧、降低燃烧速度或提高着火点的物质
阻燃剂(flame retardant[2]),别名耐火剂、防火剂、[3]难燃剂,[4]是一类能阻止燃烧、降低燃烧速度或/和提高着火点的一类物质。[6]
阻燃剂按照多种方法进行分类:按其组成可分为无机类(矿物类)、有机类以及有机-无机复配类阻燃剂;按其阻燃元素可分为卤系、磷系、氮系、硅系、铝镁系阻燃剂等;按其是否含有卤族元素,阻燃剂又可分为卤系阻燃剂(主要为有机氯化物和有机溴化物)和无卤阻燃剂。一些通过化学反应(如共聚)引入高分子链结构中的含有阻燃元素的化合物,旧时也被称为反应型阻燃剂,实则应归类为阻燃单体。阻燃剂使用方法包括机械共混、溶液共混、浸渍涂覆等方法。在燃烧过程中,阻燃剂通过不同作用方式实现其阻燃作用,如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不燃气体的稀释窒息作用等。[2]
阻燃剂涉及到的领域广泛,化学建材、电子电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领域,还有家用电器、室内装潢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4]阻燃剂的危害有烟气毒性、热释放速率对火灾风险的影响、不同的燃烧产物对人员的影响以及阻燃剂对健康的影响等。[7]

历史

公元前的古希腊第一次出现了阻燃剂的使用。当时,由于战争人们使用明矾来处理木板生产的堡垒,这使得木质沙坑成为一种强化阻燃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