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
1
4
马六甲海峡(马来语:Selat Melaka;英语:Malacca Strait),又译作麻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峡通道,位于亚洲东南部,处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海峡呈漏斗状,为西北-东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达曼海,东南端经新加坡海峡连接南海,间接连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连同新加坡海峡,共长1185千米。西北口宽370千米,东南口宽37千米,总面积为65000平方千米。航道最窄处只有5.4千米宽,峡底较平坦,南部水深很少超过37米,一般约为27米,越向西北海底越深,到与安达曼海盆汇合处水深约达200米。[2][3][4][1][5][6]
马六甲海峡北口宽,南口窄,峡底较平坦,两岸地势低平,多有红树林海滩,淤积旺盛。海峡底部平坦,多泥沙质,水流平缓,峡内还有不少浅滩,其中水深不足23米的就多达37处。[1][7]西海岸有大片沼泽与很多的泥质岛屿,东海岸有零散的[jiǎ]或岩岛[8][9]。海峡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兼有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26~28℃,年平均降水量1940~2565毫米。全年晴好天少,阴雨天多,降水量大,经常有雷暴天气[3][7]。其西北角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海峡及其沿岸有着天然的沙滩、海洋生物丰富的珊瑚礁、大片的红树林和滩涂、广阔多样的热带雨林等,是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的栖息之地,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8]
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海上生命线”等,是沟通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的咽喉要道,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10],因沿岸有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而得名,是环球航线的重要环节,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海峡。[11]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马六甲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管,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贸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12][13][14][15][16][17]
2008年,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城市一马六甲作为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7]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