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城市-抖音百科
桐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5]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4]2022年,全市总面积1571平方千米,[3]全市2022年末总人口74.0万人,[9]截至2023年2月,全市辖12个镇、3个街道,[6]市政府驻文昌街道。[5] 桐城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构成三级阶梯地形。境内河道交织,形成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汇入菜子湖,经枞阳闸注入长江。桐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4]桐城历史悠久,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秦为舒县,隶九江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易名同安县,隶同安郡。唐至德二年(757)改为桐城县,隶盛唐郡,此为桐城县名之始。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桐城撤县设市(县级),由省直接管辖,委托安庆市代管。[3] 桐城市致力于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已形成汽车零部件、绿色包装、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23年2月,桐城全市有企业1.8万多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5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6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庆龙头、全省第一方阵。[2]2022年,桐城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52.0亿元,同比增长4.5%;三次产业比例为8.48:51.75:39.77。[9]桐城素有“七省通衢[qú]”之称,北至省会合肥90千米,南邻安庆市68千米,是皖西南的交通枢纽和承东启西的通达之地,属合肥都市圈南翼门户城市。[2] 桐城古称“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式定名“桐城”,迄今已有1200余年。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等国家和省级荣誉20余项。桐城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享有“文都”盛誉,号称“黄梅戏之乡”。桐城名士辈出,涌现出“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方以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美学大师朱光潜,哲学大家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等众多名人,先后走出了近3000名博士、近20名院士。“桐城派”文化、君子文化历久弥新,“桐城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文庙、文和园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有4A景区3家、3A景区3家。[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