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狭口蛙

姬蛙科狭口蛙属的一种动物
1
4
花狭口蛙(学名Kaloula pulchra),由于鸣声洪亮,又名“地牛”,为姬蛙科狭口蛙属两栖动物。其身体呈三角形,背面有醒目的镶深色边的棕黄色宽纹带易于辨识,趾间仅具微蹼。本种雄蛙体长55~77mm,重约38g;雌蛙体长56~76mm,重约33g。为中国体型最大的狭口蛙,寿命可达10年。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大部分地区。它与人类共生,适应性很强,善于将身体隐藏于土中,仅露出吻部。平时常潜伏于地下,多见于暴雨之后。以捕食蚁类为主,完全捕食节肢动物,个别捕食蚯蚓、蜗牛种群数量稳定,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ver3.1——无危(LC)[5][6][7][8]

形态特征

指名亚种

雄蛙体长55~77mm,雌蛙体长56~76mm。相比于其他狭口蛙属,本物种体型较大。身体呈三角形,头小,头宽大于长。吻短,吻端圆,鼻孔位于吻端两侧。鼻间距小于眼间距而与上眼睑等宽。鼓膜不显。无犁骨齿。舌宽大,后端圆。背面有醒目的镶深色边的棕黄色宽纹带,从两眼之间起,绕过眼睑,沿体侧伸至胯部。两条醒目宽带外侧分别有一条深棕色宽纹从眼后斜伸至腹部。[5]
花狭口蛙正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