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钱柳(学名: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in) Iljinsk.),别名青钱李、山麻柳、山化树、摇钱树、金钱柳、甜茶树、甜叶树、山沟树、山麻柳等。[1][2]是胡桃科(Juglandaceae)青钱柳属(Cyclocarya)乔木。[1]中国特有的珍稀单种属植物,分布于中国的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和云南东南部。常生长在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湿润的森林中。[1][4] 青钱柳高达10-30米;树皮灰色;枝条黑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小叶纸质;杞侧生小叶近于对生或互生,长椭圆状卵形至阔披针形;顶生小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雄性葇[róu]荑花序3条或稀2-4条成一束生于总梗上;花序轴密被短柔毛及盾状着生的腺体。雌性葇荑花序单独顶生。果实扁球形,果实中部围有水平方向的革质圆盘状翅,顶端具4枚宿存的花被片及花柱,在基部及宿存的花柱上则被稀疏的短柔毛。[1] 青钱柳既是冰川时代幸存下来的孑遗树种,也是中国特有的植物,故又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5]青钱柳叶可入药,具有祛风止痒的功效。[6]青钱柳树皮可作纤维、橡胶及造纸原料,可提制栲[kǎo]胶;木材可作家具及工业用材。[1][7]青钱柳观赏价值较高,可应用于行道树和园林绿化。[8]此外,青钱柳还是良好的肥料树种,与常绿针叶树种混合造林后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涵养水源。[9] 演化历史
中国因为温和的季风气候和复杂的地形(特别是在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成为全球第四纪植物群最重要的避难所。青钱柳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起源古老,分布范围基本覆盖整个中国亚热带。虽然青钱柳现在仅存于中国,但青钱柳属在北美、欧洲和亚洲东部有很长的果实化石记录,如北美洲的Cyclocarya brownii Manchester & Dilcher(61.6-55.8 Ma)(Ma为地质年代单位,百万年)。青钱柳属最早出现在古新世,始新世延伸至北美和欧洲,上新世时期在该地区灭绝,这个属第一次于渐新世出现在亚洲并且保持至今。在第三纪时就已经发生世系的分化,并且由于受到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在冰期又发生大量的单倍型分化,从第三纪开始一直都在不断地积累变异。[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