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昺

宋朝末代皇帝
[bǐng](公元1271年-1279年),男,汉族,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母为俞修容。宋度宗的第三子,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宋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碙[náo]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后世称为宋少帝。[1][2][3]
赵昺生于宋度宗咸淳七年,先后被立为信国公、广王、卫王。在临安危急时,他与兄长赵昰[zhào shì]等人逃到婺州[wù zhōu],辗转温州福州泉州宋端宗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赵昰因病去世,赵昺被陆秀夫等人推举为宋主。景炎四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与元兵在崖山展开决战,宋军被元军围困,左丞相陆秀夫认为无法突击重围,便背起八岁的赵昺在广东崖山(今新会崖门)跳海自杀,至此宋王朝覆亡。[1][4]
赵昺在位不足两年,后人把他葬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赤湾村。1911年香港赵氏后裔对此墓进行修缮,1963年赤湾驻军发现此墓。1983年5月,宋少帝墓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6]同时在香港也有为纪念宋末皇帝而建造的宋王台公园。[7]

人物经历

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