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英语:Zunyi Medical University,缩写:ZMU),简称遵医,[1]前身为大连医学院,成立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为省属重点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2]。 遵义医科大学前身为大连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南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6年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 截至2024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和珠海校区组成,占地面积2582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图书资源总量362万余册。下设教学院系28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教学医院82所,其他类型实习教学基地70个。开设本科专业34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有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2万余人。[2] 在2024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遵义医科大学位列全国第38名[5]。在2024-2025年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遵义医科大学位列全球第2128名[6]。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