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

番荔枝科番荔枝属植物
1
4
番荔枝(学名:Annona squamosa L.)[3],又名洋波罗、洋菠萝、番梨、释迦等[1],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番荔枝属(Annona落叶小乔木[3]。因其果实外形酷似荔枝,故名“番荔枝”;[5]其果实由许多成熟的子房和花托合生而成,恰似佛头,故有佛头果、释迦果之称。[6]原产热带美洲,如:墨西哥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地,后引种栽培中国、越南苏丹等地[2]。引入中国已有300余年历史,[7]在中国多栽培于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3],多生长于灌丛、丘陵山坡以及疏林中[8]
番荔枝植株高3~5米;灰白色树皮,较薄[3]。叶互生、排成两列[9]、薄纸质,呈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3]叶基部为圆形或阔楔形[9],叶背苍白绿色。花单生或2~4朵聚生于枝顶或与叶对生,为青黄色,呈下垂状,花期5-6月,[10]花蕾呈披针形[3][9],萼片为三角形,雄蕊多数,密生[9],呈长圆形[3]。果实为聚合浆果,无毛,黄绿色,外面被白色粉霜,呈圆球状或心状圆锥形[3][9],果肉白色、呈乳糕状,[11]果味清甜[12],果期6-11月。[10]
番荔枝是一种热带亚热带优稀水果[13],营养均衡,其果肉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14]。单果重量约350克,可食率约67%[15]。因其独特的香味和多汁的果肉,适合加工成果汁、果酒、花蜜、糖浆果冻等产品[16]。此外,其根、叶、果实均可入药[17],味甘,性寒,具有杀虫等功效[9]。其果可治恶疮肿痛,补脾;种子含油量达20%;树皮纤维可造纸;根可治急性赤痢、精神抑郁、脊髓骨病。[10]

研究历史

命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