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

汉语词语
文武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出自《诗·周颂·[yōng]》。[1]

引证解释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郑玄·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2).特指武事、军事。宋·范仲淹《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孙吴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朱熹·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唐·韩愈《举马[zǒng]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