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是自然资源部门会同气象等部门依据当前环境发布的灾害预警。[1][2]地质灾害预警信号由低到高分为四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3]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包括等级预报和短临预警。其中,“等级预报”基于前期及预报降水量,预测某区域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和成灾风险大小,由自然资源部门会同气象等部门依辖区地灾和降水实际预警。[1][2]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期为每年汛期(5月1日至9月30日),各地可结合本地防灾工作实际,延长预警时间。[1][2] 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地质气象灾害指主要由典型气象事件(如降雨)作为触发因子而引发的地质灾害,例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4][3]通过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可以在区域尺度上对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成灾风险作出预判,为提前规避灾害风险提供警示,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2]
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地质气象灾害指主要由典型气象事件(如降雨)作为触发因子而引发的地质灾害,例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