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古代中国对罗马国等地区的称呼
大秦是古代中国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末张骞出使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逐渐加速,丝绸之路由此正式贯通。而罗马正位于丝绸之路的终点,《魏略》把它命名为“大秦”,《后汉书·西域传》也以对此有所记载。
班超于公元97年(汉和帝永元九年)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之后大秦(罗马帝国)有的5次来华历史记载,其中4次到达了洛阳,一次到达了鄂州。公元284年大秦商团到达中国是罗马帝国试图与中国保持贸易往来的最后一次努力,此后中国史籍中再不见罗马遣使的记载。
中国唐代旅行家杜环(又称杜还),在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逻斯城(又名呾逻私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其后曾游历西亚、欧洲北非。他曾到过东罗马帝国,据他记载:“拂[lǐn]国在苫国西,隔山数千里,亦曰大秦。其人颜色红白,男子悉着素衣,妇人皆服珠锦。……王城方八十里,四面境土各数十里。胜兵约有百万,常与大食相御。……”“其大秦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血。”

地理环境

自从张骞走进西域,商贾们也开始远出中东近东,3世纪成书的《魏略》率先记载了一个“大秦国”,其云:“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风利二月到,风迟或一岁,无风或三岁。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大秦所临的“西海”如此辽阔和奇幻,就有许多学者说“大秦是罗马”了。究其实,西海是西域诸国正西的里海,因此大秦国应该是在南高加索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