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岳崧-抖音百科
张岳崧自幼聪慧,十五岁便参加县试,次年补为弟子贡。在嘉庆九年(1804年),他在乡试中中举,嘉庆十四年(1809年),考中进士并获得一甲第三名。之后,他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并担任国史馆协修官,负责修编史书。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他充任会试同考官,次年又担任文馆修官,负责修订文化典籍。然而,在参与修编《明鉴》时,因写按语出现错误,他被革职。但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选择回到广东,主讲于粤秀书院,继续传承学问。道光元年(1821年),他奉旨复职,次年充任武英殿纂[zuǎn]修官,负责编纂重要文献。同时,他还担任教习庶吉士,主持四川乡试,选拔人才。试毕后,他被任命为陕甘提督学政,着力整顿当地教育,加意培养人才,使得士风大振。道光五年(1825年)任满后,他回京担任文渊阁校理,继续为朝廷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之后,他历任御史、翰林院侍讲等职。道光十一年(1831年)出任江苏常镇道员。刚上任时,该地区遭遇水灾,他亲自督率官员,发动民众护堤抢险,并在灾后积极赈抚灾民,捐出自己的俸禄制作棉衣数千领赠送给穷苦灾民,发放疗饥丸数千颗以救急。道光十七年(1837年),他再次回京,次年以护理巡抚的身份赴湖北任职,共计五年。在湖北期间,他曾上书道光帝,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作出了贡献。因继母病故,他归乡守制,期间主持修编《琼州府志》四十四卷,为地方历史文化留下了资料。[1] 张岳崧的著作有《心堂集》《筠心堂散集》《筠心堂诗集》等。此外,他擅长书画,与丘濬、海瑞、王佐并誉为海南四大才子,是海南读绝(丘濬)、忠绝(海瑞)、吟绝(王佐)、书绝(张岳崧)“四绝”中的“书绝”。张岳崧的祖籍是福建莆田。[2]此外,他还是一位书法大家,书法造诣高,是当时广东书法家。[1] 唯一的探花
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