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族

缅甸第一大民族
缅族是缅甸第一大民族,截至2022年占缅甸总人口的65%。[1]是缅甸数量上占优势、政治上居统治地位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的中、下游,即所谓缅甸本部。[2]他们使用的语言是缅语,同时这也是缅甸的官方语言。[3]
缅族起源于中国西北地区,属于古羌族的一个分支。公元10世纪左右,缅族从云南进入缅甸境内。缅族在1044年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缅族政权蒲甘王国。1287年之后蒲甘王朝衰落,掸族在缅甸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16世纪中期,缅族再次统一缅甸并建立东吁王朝,缅甸北部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方向,[4]在文化方面,缅族以佛教为核心,发展了独特的蒲甘文化。蒲甘文化包括宗教、文字、碑铭、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内容,其中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缅族还创造了缅文书面文学,并对缅甸的文学、教育、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5]缅族聚居的地区,由于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因此,缅族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比其他民族发展得快。缅族主要从事农业。[2]
尽管缅族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一些地区仍然相对贫困。此外,缅族也面临着教育、就业、资源分配等问题。同时,缅甸国内的政治局势也对缅族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2][5]

族源

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4]缅族系由古代的骠人发展而来,“缅族与羌族在葬俗上都是火化后将骨灰盛在陶罐中埋入土中,缅族与羌、彝等族在语言上同属藏缅语族。缅族地区出现的磨制石器和陶器也与藏缅语族其他民族地区有共同的联系"所有这些都说明缅族是由藏缅语族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其源仍出于中国西北甘、青一带的古羌族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