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

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性消化道疾病
1
4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3],是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可发生肠梗阻等并发症。青少年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18~35岁,男女患病率相近[2]
克罗恩病病程为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迁延不愈。该病多发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分布。病变黏膜呈纵行溃疡以及鹅卵石样外观,累及肠壁全层,使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2]
克罗恩病没有严格定义的诊断标准[6],结肠镜应作为克罗恩病的常规首选检查[2]。如取得了支持克罗恩病的病理依据,同时除外其他病因后,即可考虑确诊为克罗恩病[6]。克罗恩病的治疗目标为诱导和维持缓解,预防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也可选择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高,所以手术主要是针对该病的并发症[2]。由于病因未明,并且临床表现复杂,可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诊疗模式,发挥各学科优势,为克罗恩病的诊疗提供思路[3]

分型

克罗恩病有多种分型方式,分型可以帮助全面了解病情和预后,并且制定治疗方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