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缄(1016—1076),字宣甫,北宋泉州(今福建)晋江人。是北宋科学家苏颂的堂叔。[1][2][3] 苏缄于宝元元年考中进士,初任河南主簿,后调广州南海主簿,在此期间杖责蕃舶豪商樊氏,不惧其告状。又调任河南阳武县尉,率众擒获江洋大盗李囊橐。还在江西崇仁、南城任县令,分别依法处理田产纠纷、应对灾荒稳定粮价。侬智高叛乱围广州时,他招募士兵救援,因战功获提拔,后因追击残部失利降为房州司马。熙宁初,任如京使、广东钤辖,后被任命为皇城使、邕州知州防备越南李朝。越南军队入侵,苏缄积极备战却未被重视。邕州被围,他以二千八百州兵对抗十万敌军,坚守四十二日,期间安抚百姓、传授方略、斩杀逃兵。城破后,他先杀全家再自焚,敌军屠城。苏缄的英勇事迹受宋神宗赞赏,追赠奉国军节度使,谥忠勇,家属受赏,邕州百姓为其建祠,宋哲宗赐额“怀忠”。[1][2][3][4]
生平
在苏缄上任时,广源州侬智高叛乱,包围了广州,苏缄认为“广,吾都府也,且去州近,今城危在旦暮而不往救,非义也”。于是招募数千名士兵,赶去救援。因为在这次战斗中他立有战功,被宋仁宗提拔为供备库副使、广东都监,管押两路兵甲,遣中使赐朝衣、金带。但因为在追击侬智高残部的战斗中失利,主将陈曙被诛杀,苏缄也被降为房州司马。后来陆续担任著作佐郎、监越州税(十余年)、廉州知州、潭州都监、鼎州知州等,有升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