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县志》,是一部三国至当代关于松江县的历史文献。
序
序一
承邀参加了两次新编松江县志的审稿会议,从而对这部新志有了一些粗略认识。现在这部志书即将问世了,特就我所了解到的两个显著优点予以揭出,希能获得读者的赏识。
优点之一是能够不沿袭旧志的谬说。例如:松江旧名华亭,华亭一名,明清旧志都说是始於春秋时吴王寿梦建华亭於此,为停留宿会之所。按秦汉时以郡统县,县以下设乡亭,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分掌教化、听讼、赋税、徼循,亭有亭长,主求捕盗贼。凡有功之臣封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东汉末建安二十四年吴陆逊以从吕蒙克蜀公安南郡功,迳[jìng]进领宜都太守,封华亭侯。未几又连破蜀兵,斩获万计,进封娄侯(《三国志·陆逊传》)。可见“华亭”是乡亭之亭,故陆逊初封华亭,进封娄县。明人已不熟悉秦汉的乡亭和以乡亭封侯制度,致误认为华亭是一个国君在郊野所建的亭馆,又妄以始建者托为春秋中叶的吴王寿梦。然此事绝不见於先秦两汉下至六朝唐宋记载,如何信得?旧方志的修撰者一般都好将乡邦事物托始於远古,初不问其是否确有古文献依据,故一经《正德松江府志》创为此说,后世府县诸志遂沿袭不改。直到最近新出的《上海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上海市》卷,仍然如此。在这部《松江县志》里独与众不同,在大事记建置沿革等篇中载及华亭,皆断自建安二十四年陆逊封华亭侯始,摒弃了旧志的寿梦已建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