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参加了澳大利亚政府向海外征集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大赛,并在231位参赛者中胜出。1966年,乌松宣布辞去总设计师的职务,由澳大利亚设计师Peter Hall接任,他延续了乌松的风格,完成了歌剧院的内部建筑。20世纪末,为改善悉尼歌剧院大厅,应悉尼歌剧院信托基金会的邀请,乌松担任起歌剧院未来发展的设计顾问和监督,并为之提供了新设计。2003年乌松获得了堪称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2]据悉,乌松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悉尼歌剧院。[3] 乌松于2008年11月29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0岁。[4]
人物经历
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1937年,19岁的乌松顺利进入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师从于施泰因·埃勒·拉斯姆森(Steen Eiler Rasmussen)和卡伊·菲斯科尔(Kay Fisker),两位总恩师均为丹麦建筑界的领军人物,而且也都是中国迷,其中,拉斯姆森还曾在北京设计过热电站。乌松耳濡目染,接触了大量的中国艺术文化,不知不觉影响了自己的建筑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