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丹省

印度尼西亚的省
万丹省(印尼语:Banten)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省,位于爪哇岛最西部,隔巽他海峡苏门答腊岛相望。2000年自西爪哇省分出。面积9,160.7平方公里。首府西冷。下辖三市和四区。这里是历史上万丹国的发源地。[1][2]

历史

万丹地区在古代先后属于信奉印度教的多罗摩王国、巽他王国。1552年,当地兴起信奉伊斯兰教的万丹苏丹国,1579年灭印度教巽他王国。其强盛时,领土包括整个爪哇岛西部大部分地区、苏门答腊岛的最南部的楠榜地区、婆罗洲西部的Landak。控制巽他海峡,是国际性的商品贸易集散地。17世纪,荷兰占领其万丹国属地雅加达。1684年万丹国成为荷兰殖民地,1832被荷兰所废。二战时曾被日本占领,印尼独立后属于西爪哇省的一部分,2000年独立建省。[2]

殖民时期

当荷兰人抵达印度尼西亚时,葡萄牙人已经在万丹地区存在了很长时间。英国人在万丹建立了工厂,随后荷兰人也来到了这里。法国人和丹麦人也来到万丹进行贸易。在欧洲商人的竞争中,荷兰人最终取得了胜利。葡萄牙人在1601年离开万丹,因为他们的舰队在荷兰-葡萄牙战争中被荷兰人摧毁。尽管荷兰人赢得了战争,但他们保留了万丹苏丹国。这个海上帝国依赖于贸易,而对南苏门答腊的胡椒的垄断使万丹当局成为中间人。苏丹国迅速发展成为商业中心。随着海上贸易在整个群岛的增加,万丹成为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英国丹麦和中国人的帮助下,万丹与波斯印度暹罗越南菲律宾、中国和日本进行贸易。苏丹阿贡·特里塔亚萨的统治是苏丹国的鼎盛时期。在他的统治下,万丹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按照欧洲标准建造,吸引了欧洲人来到苏丹国。为了保护其航运路线,万丹在1661年派遣其舰队前往苏加达纳(现西加里曼丹省的凯塔潘区)并征服了它。万丹也试图摆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压力,该公司已经封锁了进入的商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