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乡村

萧军创作的长篇小说
《八月的乡村》是现代作家萧军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5年。
作品围绕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爱国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展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自由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小说题材和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新文学中最早地、直接地正面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武装反帝题材的小说之一;也是最早地、直接地反映“九一八”事变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学作品之一;更是最早地、直接地记录了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领导下东北抗联的前身——初创时期的盘石游击队成长、壮大的史诗。

内容简介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不愿做亡国奴的人民奋起战斗,抗日火遍地燃烧。
长白山地区活跃着一支抗日的磐石游击队。队伍人数不多,大多是贫苦农民,其余是青年学生和曾当过土匪的人。他们打炮台、攻据点,重创敌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良习气。萧明与朝鲜族姑娘安娜恋爱,一度因感情用事而差点误了大事,在同志们批评帮助下,他认识了错误,把伤病员安全转移出去;唐老疙瘩因违反纪律而惨死于敌人枪口,但其情人李七嫂却从中觉醒,拿起他的枪继续战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