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析分解-抖音百科
合金中扩散型固态相变之一。二元合金中的高温固相,在一定的温度下,分解为在该温度稳定的两个新合金相,一个贫第二组元,另一则富第二组元。新合金相可以是两个固溶体(或纯组元),也可以是一个固溶体(或纯组元)和一个化合物或两个化合物。在相图上母相与两个新相平衡存在的温度称为共析温度,在共析温度发生共析分解的高温相或合金的化学成分称为共析成分。在多元合金中也存在一个高温相分解为几个低温相的共析分解转变。 介绍
共析分解的一个典型实例是碳钢的奥氏体分解为珠光体(见铁碳平衡图)。1863年索比(H. C.Sorby)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碳钢经浸蚀后的组织,他分辨出这是碳化物与铁素体的片层状组织,并认为是高温相的分解产物,称之为珠泽组织。后来豪(H.M.Howe)定名为pearlite(中文译称珠光体)。1930年贝茵(E.C.Bain)及达文波特(E.S.Davenport)发表了奥氏体在临界点A吤以下恒温分解为珠光体的动力学曲线。随后梅尔(R.F.Mehl)等对珠光体转变机制作了系统的研究。 碳钢中的珠光体是由互相平行的铁素体片与渗碳体片相间组成(图1)。在原来的奥氏体与新相铁素体、渗碳体之间,以及在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晶体学取向关系。相同取向的一组铁素体-渗碳体片称为珠光体领域(pearlite colony)。随着形成温度的降低,珠光体领域内铁素体片与渗碳体片的层间距减小,渗碳体片逐渐变得不平直,有时呈扇骨状。低于平衡温度形成的珠光体,其碳含量可以偏离共析成分。珠光体转变是扩散型相变。在转变过程中,化学成分均匀的奥氏体分解为高碳的渗碳体和低碳的铁素体时,不仅需要铁原子点阵的重构,而且需要碳原子的重新分配。这种重新分配是由碳原子的长程扩散来实现的;在合金钢中还需要合金元素的重新分配和合金元素原子的扩散。所以共析分解的过程受到原子扩散的控制(见金属中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