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联动就是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通俗的说即是: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即“三医联动”。[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工作机制,为深化医改提供组织保障。[2]
中国国内也探索了多种“三医联动”的医改模式:[3]福建三明的综合改革模式、安徽的新农合大病保险模式以及上海的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有较突出的代表性。[4]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破题,逐步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5]
背景
2015年4月29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过去一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凝心聚力、克难奋进,推动医改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谨向广大医改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2015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要牢牢把握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用改革的办法在破除以药养医、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发展社会办医、开展分级诊疗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在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看病用药负担上取得更大实效,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