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第2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开始成型。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生成语言学天赋观,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

创立者

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普遍被认为是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及朗奴·兰盖克。当中雷可夫及约翰逊专门研究语言中的隐喻及其与人类认知的关系;而兰盖克的专长在于认知语法。
乔治·雷可夫:认知语言学的其中一位创立者,提倡隐喻是人类日常语言活动中的必须认知能力。
戴浩一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是少数的华人专长于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