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罗镇会议

1935年9月召开的会议
榜罗镇会议于1935年9月27日在甘肃通渭举行,主要人物包括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1]
榜罗镇会议审议了当时的形势以及陕北的军事、政治、经济状况,并做出了重大决策。决定修改俄界会议的策略,不再优先在甘南进行赤化,而是在靠近苏联的地区建立根据地,并确定了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设在陕北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一致同意了毛泽东提出的陕甘支队迅速与红二十五、红二十六军会合,并提出了“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新战略方针。会议还决定派遣一支部队与国际接触,寻求国际技术支援,尽管由于条件不具备而未能实现。[3]
榜罗镇会议是党中央在长征途中举行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解决了长征过程中一直未能解决的建立巩固根据地的难题。[4]最终,该决定于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即吴起镇会议)获得批准,为胜利结束长征、开启陕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新局面迈出了关键一步。[2]

简介

1935年9月,党中央毛泽东率领改编为“陕甘支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入甘肃境内,于17日突破天险腊子口,然后穿越岷县漳县,在武山鸳鸯镇突破国民党第一一三师、第一一四师、第一一八师设防的渭水封锁线,于26日经陇西县东四十里铺,到达通渭县榜罗镇。榜罗镇是通渭县的四大镇之一,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在榜罗小学内详细阅读了许多报纸杂志,进一步了解了当时全国形势和陕甘苏区的情况。9月27日,召开了由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秦邦宪五名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最高领导人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