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总厂

山西重大兵器制造项目
541总厂始建于1970年初,距今已有40个年头了,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央在山西部署的重大兵器制造项目,是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争爆发,中苏关系异常紧张,前苏联领导人曾决定对中国的重点军事工业进行毁灭性核打击,从积极备战的角度出发,我国上上下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
1969年3月,中苏爆发了珍宝岛战役,作为国家第一坦克生产基地的包头617厂和坦克发动机生产厂的大同616厂直接受到了威胁,中共军委决定在山西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建立国家第二坦克生产基地“五四一”工程,最初勘测和选址,该工程计划建于晋南翼城县晋东南襄垣县之间广袤的太行山山区内,后因过于分散,不便运输和粮食供应等问题,改选在山西南部侯马市附近的中条山山区。
“五四一”工程计划建十八个分厂,依次称为第一分指挥部,第二分指挥部,第三分指挥部,依此类推,总部设在闻喜县的东镇,可谓工程浩大,解放军第28军援建,建立时是直属当年的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后归属第五机械工业部,初期属于军管保密单位。各个分指星罗在中条山下的各个山沟里,在“靠山、分散、隐蔽”方针的指导下,这些项目分布在临汾运城两个地区的绛县闻喜夏县翼城境内蜿蜒130公里的地域。五四一与外界交往的唯一进出口主要是侯马市,所有十几个分指计划造的是当年很有技术含量的坦克,WZ-122型中型坦克,后改为59式改型和84式架桥坦克。建设“五四一”工程的初衷是建设一个庞大的主战坦克生产基地。根据中央军委常规兵器工业领导小组的指示,“五四一”工程分三批建设,用两年半时间全部建成。从1970年4月开始到1973年7月,是“五四一”工程建设的高潮时期,仅用3年时间,完成投资2亿多元,贯穿各专业厂的公路和”509“铁路专用线也建成通车。“五四一”工程是在“大规划”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由于一些工程项目在选址时对地质和水源等缺乏科学的论证和评价,加上材料不足、资金短缺等原因,1973年下半年开始,“五四一”工程进入调整缓建时期。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的缓和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对三线建设的政策也进行了再三调整,”五四一“工程先后经历了始建---------缓建----------缩小规模再建等几个阶段,到1979年底,部分工厂建成投产。